凝土裂縫是個跨世紀的世界性的問題
裂縫是難度最大、最復雜、牽涉面最廣的一個問題,混凝土構件,從設計、原材料加工、配合比選用、施工、到使用環境都存在產生裂縫的因素,要想控制甚至消滅工程結構中的裂縫,難度很大。
近100年來水泥技術的進步,主要是以降低能耗和提高強度(尤其是早期強度)為目標,我國解放后從 修訂過三次水泥 加上高效減水劑的廣泛使用,混凝土強度(尤其是早期強度)也相應地不斷提高。然而,混凝土的開裂問題也更加嚴重了。國內外不少人一直在研究如何優有效地解決混凝土結構產生裂縫的問題。但是越來越難。原因是水泥的問題越來越不利于抗裂。
美國墾務局工程師伯羅斯在他的著作《混凝土的可見與不可見裂縫》中呼吁:“當混凝土劣化時,通常都歸咎于養護、骨料、外加劑和質量控制。水泥則很少受指責?;蛟S這是因為人們相信,只要通過了標準測試,所有相同品種的水泥都是等同的。然而,品種相同但來自不同廠家的水泥,在延伸性(抗裂性)上卻會有大幅度的差異。不要再沒完沒了地總盯在采用替代物、外加劑和鋼筋及塑料增強等治療辦法上,而直接著眼于把石頭粘在一起的膠結料──水泥吧!
抗裂水泥是解決裂縫問題的關鍵一步
在美國優秀工程師伯羅斯的啟發下,福州路寶路橋工程有限公司總結自己多年來的正反兩方面工程技術經驗,聯合福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對水泥生產的每個環節進行精心的研究和設計,生產出了新的,同時完全符合國家P.O42.5水泥標準的,可以大幅度減少甚至消滅工程結構裂縫的抗裂水泥。
該水泥除了大幅度降低了C3S、C3A含量和比表面積外,主要有以下四個特點(1)科學設計了水泥顆粒的級配;(2)根據不同工程特點,把混合材摻量使用到最佳;(3)大幅度降低了三天強度;(4)幅度較大的降低了需水量。
抗裂水泥生產技術的推廣應用